找到相关内容8337篇,用时1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佛说盂兰盆经解

    、不妄语、不恶、不两舌、不绮语、不悭贪、不嗔恚、不邪见,修这十善业,就可生天,这是天乘。如果人们讨厌三界,喜修声闻乘,求其出离解脱,佛便教他们修四谛法,使他们知苦断集,慕灭修道,以四谛法修,便可越出...人天最有权威的万能,佛一出世,自唱言:“天上天下,唯我独尊。”又有一首赞佛偈:“天上天下无如佛,十方世界亦无比。世间所有我尽见,一切无有如佛者。”所以...

    纯果法师

    孝亲|盂兰盆经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9/07191290072.html
  • 发大誓愿第六 (1)

    念几遍,念了没有用处。念了没做到,虽然念,心不像阿弥陀佛,愿也不像阿弥陀佛,行也不像阿弥陀佛,念得不相应。务必使我们的心、愿、解、行都跟阿弥陀佛一样。阿弥陀佛是什么样子?《无量寿经》就是阿弥陀佛。...

    净空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06355790127.html
  • 佛图澄的传说

    只是三拳两脚,便把小和尚化来的砖瓦打了个稀巴烂。小和尚口念:“善哉”,脸上流下了长长的两行热泪。这时,老和尚走过来对他说:“苦,苦,苦,苦,心苦,到头不苦;碎,碎,碎,砖碎,瓦碎,原来不碎。”只见他...

    王照骞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06445790319.html
  • 想知道自己命运的,不要错过--明华居士

    修密法吧,要设密坛,最好有一洁净房间,坛中摆设种类繁多的供品,修时要身口意三密加持,手结法印(身),同时念诵密咒(),心中依照规定的步骤去观想(意)等,以上的法门,在有明师指点下,历代也有很多人是可以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20333691030.html
  • 《隐喻文化学》第八章 宗教的必然是象征的

    或梳都可以有“齿”,任何空隙或洞都可以叫“ ”,麦穗有“须”,鞋有 “舌”,河有“咽喉”,任何事物都有“心”……这种以己度物的命名方式将一切对象物拟人化了,赋予了无生命物以人的生命特征和灵性。这种将...

    赵维森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9022191579.html
  • 三论破神思想探讨

    ”,如眼见他人吃水果而流口水,这是眼见知味贪馋的表现,是为“眼”一根而知“色、味”二境;二是“二根知一物”,如人先眼见瓶盆,尔后虽在暗中眼不能见,但用手足身分触摸也可得知,这说明眼、身二根都能知一物...

    觉灯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9043891595.html
  • 砺志铸魂——寒山寺“大钟大碑”建设散记

    尼斯”纪录。   2008年12月,寒山寺的大碑的全部配套工程终于全部完工。寒山寺还准备把历年来收集珍藏的宋、元、明、清108古钟按年代排列,安放在大钟楼周围,象征消除人生中的108烦恼,祈求和谐...

    王国栋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9044591612.html
  • 持诵《普贤行愿品》速得成就的道理——益西彭措堪布

    问题解开。   有一位洪居士,与一位中学老师结婚,生了四个子女。丈夫的工资微薄,她要用这些钱维持一家六的生活,还要提供孩子们读书。二十年来,她没做过一件新衣服,中午几乎都是在饥饿中度过的,可见生活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

    普贤行愿品|普贤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10/16373791663.html
  • 讲如何修定慧

    这里打妄想一小时。那么,静坐时坐得很昏沉,很掉举,怎么办?可以含一粒糖或起来经行,经行能克服昏沉和掉举。如果你静坐一小时,前面十五分钟都很清醒,过后都是昏沉的,不如你静坐十五分钟,经行十五分钟。再...加深,慢慢地连声音也听不见了。一定要到声音听不见,才算深入四禅。如果你在四禅里面还能听到声音,犹如你爬上四楼,只在房门,却没有进入房间,这样只是四禅的近行定。   4.四禅近行定就可以修观   ...

    致光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7022391834.html
  • 道德系统中的德性

    显然难以将善确立为追求目标;另一方面,既然主体已经具有德性(走向理想的人格之境以已具有德性为前提),那么成就德性的努力似乎就变得多余了。这种悖论使人联想起柏拉图在《美诺》篇中借美诺之对知识来源问题...

    杨国荣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7023791874.html